致敬医师节|中国医师执业生涯的别样选择
神经内科医生鲁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已经工作了20年,麻醉医生刘薇此前也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过18年,在公立医院工作多年后,他们最后做出了一个相同的选择:离开公立医院,加入到北京和睦家医院工作。
在中国很多公立医院医生为自己的执业环境抱怨不已却又无力改变时,鲁明和刘薇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近几年来,主动做出这样改变的医生越来越多。
那么,当医生群体普遍面临着希望得到患者理解、希望有安全的执业环境,希望能多陪伴家人等诸多无力感时,如何建立院级安全文化体系?如何保障医生有尊严执业?作为医疗机构,和睦家也一直在努力破解着这些困惑和难题。
大学毕业后,神经内科医生鲁明就进入北医三院工作,这是他工作的第一家医院,那时候,他应该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工作了20年后选择离开。
2018年4月,鲁明正式开始了在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工作,对于自己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他说:“在公立三甲医院工作,到最后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个人生活了,我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想在一个比较纯粹的环境里,踏踏实实的给病人服务。”
整个2017年,在鲁明医生的印象中,他只休了三四个周末,其它时间,包括节假日在内,都在讲课、开会、值班。然而,最让他觉得不能接受的是,工作几乎占用了他全部的时间,但他能够用在病人身上的时间却还不到一半。
即 使在出门诊的时候,他能留给每个病人的时间也极其有限,平均每个病人只有10分钟左右时间。但鲁明医生认为,能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 情,对患者的疑问做出详细解释非常重要,这决定了患者是否对自己的疾病有充分的了解,与医生之间能否建立起信任关系,甚至决定了患者是否会配合治疗。但在 人满为患的公立医院内,这些都是奢望,而且人多也导致了就医秩序混乱,看病过程中不时有病人推门进来插话,医生的注意力不停的被分散,正在看病的病人感觉 也会很糟糕,如果双方不能够互相理解,医患矛盾可能就会产生了。
而在和睦家,患者按照预约的时间前来就诊,医院规定首诊患者诊疗时间不得低于40分钟,复诊患者诊疗时间为20—30分钟,诊疗期间,任何人不能打扰,医生再也不用为没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交流而苦恼。
北京和睦家医院规范的医疗也让鲁明感到在这里工作很开心。同样作为综合医院,和睦家的药品种类并不是很多,其中神经科的药品还不到三甲医院的一半,但鲁明医生对和睦家的药品评语是:该有的药物一个不少,不该有的一个不多。
曾 经公立医院最被诟病的一点就是“以药养医”,大量缺乏严格循证医学证据的辅助用药进入到了公立医院的药房内,在利益的驱动下被开给患者。鲁明医生说:“这 类药品根本无法进入和睦家医院,反而一些非常便宜、非常好用而在公立医院早已绝迹的药品,却出现在了和睦家的药品目录里,所以这里真的是以病人利益为出发 点的。”
来 到北京和睦家医院工作还不到半年,鲁明医生就遇到了一例急诊脑梗溶栓患者,让他感触颇深。患者到来后,从静脉溶栓到动脉取栓再到去骨瓣减压治疗这一急性脑 梗救治标准流程,在鲁明医生20年的从医生涯中,第一次如此顺畅的完成 。科室之间配合的非常默契,这也让他对病人在这里能够得到非常及时和合理的救治而充满了信心。
“这 里的患者对医生非常尊重,虽然在和睦家做的是和以前一样的工作,只是做的更细致了一些,但经常能够收到患者的感谢信。”鲁明医生说,“虽然在公立医院工作 时患者也会给医生送锦旗表达感谢,但感受完全不同,和睦家的患者可能只是给你发一封感谢邮件,只有你自己知道,但你能感受到信中流露的真情实感,这让人很 有成就感,也有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
师从协和,并在北京协和医院执业近20年后,2015年,网红达人“麻婆刘薇”选择北京和睦家医院开始新的职业生涯。短短2年后,2017年,刘薇荣获“首都劳动奖章”,这是非公医疗的优秀医生代表获得政府至高级别的表彰。
回望3年来刘薇在和睦家的发展之路,业内有人称赞为“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外之喜”。
来到和睦家后,刘薇逐渐组建起一支成熟全面的麻醉团队,18人的全职医生队伍能够随时为各种手术提供麻醉支持,并且每位成员在亚专业上各有侧重,无论是患者,还是外科团队,包括国际级的达芬奇手术直播盛会的外国专家都对他们赞誉有加。
同时,她还建立了术前麻醉门诊和疼痛门诊,让麻醉医生从幕后英雄走向"前台",参与术前筛查和指导,让患者提前了解麻醉/分娩镇痛知识;术后积极推动患者加速康复,与外科团队共同协作,使医院的日间手术达到了50-60%。
“在公立医院工作,个人的职业发展轨迹是一眼能够看到头的,从住院医开始,我就知道未来我退休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我觉得这不是我完全想要的生活。”刘薇说,“我喜欢学习新东西,想有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从公立医院出来后我发现眼前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挑战,也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想法,这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新鲜的活力。”
选 择加入和睦家,刘薇主任坦言可以更从容地工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病人和临床工作中,把事情做理更精细更完美。这里的患者不再是医疗流水线上的一部分,而 是作为一个人在被充分的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就医的私密性、舒适性,医护人员花费在每一个病人身上的时间与精力,都与公立医院大大不同。
虽 然刚来到和睦家时,突然面对的一半患者和很多周围的同事都是外国人,工作语言也是英文让刘薇主任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她就融入了这个工作氛围。“环境和文化 会影响人,也会改变人。在和睦家这个环境里,你会不自觉的受到医院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按照医院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要求去做事,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医生 与患者之间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彼此信赖。我可以把脚步慢下来,面对病人时,不用每次都直奔主题,可以更加关注病患的感受,与患者之间有更多的情感流动与 交流。”
和 睦家的患者虽然没有公立医院多,但并不代表工作时的紧张状态比协和差,甚至比在协和的时候要求还更高,因为和睦家不仅对医生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还要求医 生关注患者的各种需求,也需要医生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但刘薇觉得自己的生活开始变得张弛有度了,工作起来虽然很紧张,但工作之外她可以尽情享受生活和假 期,工作与生活可以安排的更加合理。刘薇主任笑称,让她开心的是,现在陪孩子的时间也更多了,不像在公立医院时一年到头都很忙碌。
在和睦家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刘薇常常听到周围人对她这样评价:虽然外表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给人感觉松弛了很多,笑容更多了,整个人有了很大不同。
“这里很尊重医生,也很尊重医生的劳动,对医生的考评体系也更客观。举 例来说,如果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医院有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去回顾病例,梳理流程,寻找原因,也会给医生陈诉的机会,这是和睦家医疗质量把控的一 部分。”刘薇主任说,“医院也会不断的推动你去继续学习,每个医生每年都有继续教育资金和假期,鼓励医生参与学术会议,获取最新知识,所以不必担心专业水 平跟不上最前沿的发展。”
曾经有一位公立医院院长到北京和睦家医院参观,回去之后告诉北京和睦家医院盘仲莹院长,他参观过很多国内医院,但要做到和睦家这样太难了。在和睦家,他发现每个员工对陌生人的态度都散发着善意,连保洁阿姨都带着笑容,但在公立医院的环境下,这种善意正在逐渐消失。
在盘院长看来,善意被释放出来,就会播下更多善的种子。北京和睦家医院要求医生要关爱病人,尽力满足病人需求,也会鼓励和引导病人向医生表达感谢,病人出院时,医院会提供卡片给患者,如果患者想要向医务人员表达感谢,可以写一份感谢卡。
除 了从公立医院辞职后全职加入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医生外,在和睦家还有一些多点执业的医生,这些医生基本都是公立医院内的知名专家,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去讲个 课、做个手术,都要比在和睦家医院看一天门诊收入要高很多,但有些医生反馈,在和睦家工作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快乐,他们喜欢这里的医疗环境和氛围。盘院长表 示,“让医生感到善意,医生们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执业满足感。”
北京和睦家医院努力为患者和医生营造最舒适的医疗环境同时,也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医护人员的执业安全。每 一位到和睦家医院初诊的患者,都会收到两份告知资料:《和睦家患者就医手册》和《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就医手册”的最后两页是“北京和睦家医院投诉处理 流程及规范”和“零容忍声明”。北京和睦家医院拒绝向未能遵守该行为准则及有关规定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在紧急情况下,医院会先抢救患者,但如果患者后续 需要入院治疗,将被转到其它医疗机构。
和 睦家的新员工在入职时将系统接受如何启动和响应医院代码的安全教育,员工工牌背面也有关于各类代码的简介和启动方式,每年全体员工都要参加安全代码的复 训,医院质量安全部每年还会组织四次代码模拟演习,其中黄色代码就是在“零容忍”声明中提到的不被医院接受的行为发生时启动。
在 备受关注的积水潭烧伤科医生与患者互殴事件发生后,盘院长发的一条微博获得了数十万的阅读量。她在微博中表示,医务人员有责任帮助患者减轻生理或心理上的 痛苦,但并不意味着对于患者的任何言行医务人员都要无条件忍受,纵容的结果,可能会影响其他患者的安全,医院应该建立一个院级保护医患安全的体系和文化, 建立零容忍的安全文化是医院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盘院长回忆,还记得刚做院长不久时,急诊室来了一位儿科发烧患者,而医生正为一位危急患者做处理,所以按照分诊级别让孩子及其家长在诊室等候。但喝了酒的孩子父亲及其同事不能理解,并叫嚷着砸了一台电脑,于是医院迅速呼叫黄色代码,保安赶到后控制住了现场。
事后,患者父亲酒醒后进行了道歉,但急诊医生(外籍医生)坐在盘院长办公室内要说法:要求明确医院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否则自己即日起休假。盘院长当即拿出已经和计划落实的安保措施一条一条询问他的意见建议,直到他认可接受,并表示会观察一段时间。
“时至今日我都记得他给我上的那堂‘维稳’课。”盘院长说,“医疗安全就要上升到医院管理层级,作为院长,你有什么措施来保障医院职工安全,咱们的院长最需要的就是接受这种质疑。”
Copyright United Family Healthcare 2014 All right reserved - 京卫网审[2014]第1927号 - 京ICP备13017554号-4